反電詐立法進行時,公民依法維權更有保障
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舉行記者會表示,常委會擬于6月21日至24日舉行第三十五次會議,審議包括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草案(二次審議稿)等在內的8部法律案。相較于去年10月初審的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草案,此次二審稿又進行了完善。一是提高法律責任部分的罰款幅度;二是完善涉詐資金鏈治理,斬斷“資金鏈”;三是增強宣傳防范的效果;四是進一步區分不同情況,加強精準防范。
從上述信息來看,此次二審稿在加大處罰力度、全鏈條綜合治理、聚焦精準防詐反詐以及宣傳教育等方面內容更加全面、細則更加具體,將為公民依法維權筑起一道更加牢固的法律屏障。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行業的迭代發展以及信息通信技術不斷革新,電信網絡詐騙逐漸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基于網絡詐騙的虛擬性等特征,公民維權的合法途徑和有效手段存在諸多困境。北京瀛和律師事務所胡云云律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反詐維權存在取證難度大、偵查工作開展困難等問題。此類犯罪團伙反偵查意識較強,作案后會及時刪除相關信息、篡改電子證據、隱匿身份信息甚至利用互聯網誤導公安機關偵查等,使得受害人難以向公安機關提供有效的犯罪嫌疑人信息。
作為一部“小切口”的專門立法,此次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充分總結了過往反詐經驗,針對當下存在的諸多“疑難雜癥”開出了“良方”。同時著力加強預防性法律制度構建,更加注重綜合治理,將為堅決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在反電詐立法工作推進的同時,政府、行業主管部門以及企業的屬地責任、監管責任和風險防范責任更加明確,針對通信、互聯網金融等詐騙多發行業的整治工作也一直在進行。工信部2022年信息通信行業防范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電視電話會議介紹,去年以來,我國通信行業組織開展了“斷卡行動2.0”“打貓(池)行動”等系列工作,攔截涉詐電話20億次、短信21億條,發送預警信息1.7億條,排查涉詐高風險電話卡9700多萬張,處置涉案域名網址104萬個,切實維護了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
除了通信行業,互聯網金融領域的詐騙案件也時常發生。通過惡意軟件竊取銀行信息以及“殺豬盤”等詐騙手段層出不窮。北京銀行反欺詐專家彭飛表示,犯罪分子除了詐騙受害人的銀行存款外,還詐騙其網貸的全部信用資金,對于沒有受過特殊培訓的普通人而言,很容易被不法分子鎖定。
此次立法工作,將使得那些出借個人信息用于開立涉詐銀行卡的人員切實被金融懲戒,讓詐騙下游臨時參與詐騙獲利的人員不敢再出借身份。同時,為下一步加強警銀聯動,實時監測、預警、攔截可疑賬戶等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切實提升金融行業的反詐能力和預警水平,守護好群眾的“錢袋子”。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電信網絡詐騙的主要受害者,老年群體的反詐維權問題更加突出。相關數據顯示,我國老年人口總量為2.64億人,已占到總人口的18.7%。胡云云表示,老年人在被騙后覺醒力較差,不會主動報案,而且由于風險意識淡薄等問題,存在屢次被騙的情況,嚴重影響老年人身心健康、家庭和睦。
近年來,相關部門針對老年群體的專項反詐工作也一直在開展。6月1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了6件打擊整治養老詐騙犯罪典型案例,進一步彰顯了檢察機關從嚴懲治養老詐騙犯罪的立場。
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行為,除了執法、司法上的重拳出擊,還應在立法上有“有法可依”的底氣。如今,反詐立法工作的順利推進,將為今后相關部門開展反詐工作提供更加健全的法律法規制度支撐,對于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具有重大意義。
除了老年人,青年群體也是受騙的高發人群。山西國晉律師事務所劉國強律師告訴記者,高校學生極易被誘導實施“收卡、賣卡、跑分”等違法行為,進而涉嫌電信網絡詐騙類犯罪。而多數電信網絡詐騙類案件的涉案資金最終都流向境外,受害者的資金無法追回,源頭犯罪的人員歸案難。即便案件偵破,后續追贓、退賠工作也有較大難度。
更加注重反詐工作的源頭治理和宣傳教育,也是此次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立法工作的一大亮點。相信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的出臺,將為進一步打擊跨境作案,解決“抓捕境外涉案人員難、追繳境外涉案資金難”等問題提供更加有效的立法保障。同時,法案的推廣普及,也將進一步增強廣大群眾對反詐騙知識的認知,切實提升全民反詐意識。記者 劉亞廷
(責任編輯:支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