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科學土壤,讓科普惠及全民
創新綻放于科學的土壤,科學素質的提升離不開科學普及的力量。
10年來,我國現代科技館體系從無到有,逐步發展成為擁有408座全國實體科技館、612套流動科技館、1251輛科普大篷車、1112所農村中學科技館和中國數字科技館“五位一體”的科普基礎設施體系,為推動科普公共服務公平普惠、全民科學素質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獨特作用。
科普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提升
“在地球和太空看月亮有什么不同?”來自西藏日喀則市扎西頂村的14歲女生旦增曲珍常常在仰望夜空時萌生出對宇宙的好奇。她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的問題竟然能飛往中國空間站,得到航天員老師翟志剛的回答。
今年3月23日,“天宮課堂”第二課開講,全國科技館體系近百家科技館和科普站點同步開展連線活動交流。在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旦增曲珍和同學們不僅利用統一的實驗資源包同步開展天地對比實驗、和航天員現場連線,還參與了多項配套實驗活動。
天南地北的青少年同上一堂太空課、更多科學夢想被點燃的背后,是現代科技館體系10年來的穩步建設、量質齊升。
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全民科學素養”,中國科協啟動建設現代科技館體系。從城市到縣域再到鄉鎮村莊,現代科技館體系生根發芽、開枝散葉——
達標實體科技館數量翻倍增長,西部地區科技館數量占比明顯上升,全國科技館地區性分布不均進一步改善;
流動科技館巡展近5000站,把優質科學教育資源送達全國29個省1888個縣級行政區;
科普大篷車立足鄉鎮,累計行駛里程超過5000萬公里,形成覆蓋鄉村的科普服務網絡;
農村中學科技館在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中實現廣覆蓋,累計培訓科技教師近5000人次……
“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從2010年的3.27%提升至2020的10.56%。”中國科協相關負責人表示,體系建設10年來,已逐步搭建起一套跨越千山萬水、覆蓋全國的科普基礎設施集群,促進我國科普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實現跨越式提升。
推陳出新不斷向高質量科普邁進
“虎為獸長,為山君……”動物圖志中,畫師筆下的猛虎漫步于山間;畫前,一只老虎標本神形靈動,仿佛畫中老虎躍出紙面。
今年初,上海科技館聯合故宮博物院打造的“清宮獸譜”展引發參觀潮。展覽將清宮《獸譜》中瑰麗的神獸想象與標本實物對照展出,引入最新的展陳技術,在文化與科技的融合中,引導觀眾用自然科學視角重讀文物古畫,探索動物奧秘。
10年來,各地科普場館以公眾需求為導向,在科普資源供給內容、形式、手段上推陳出新,著力滿足公眾的高質量科普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中國科技館接連推出抗擊疫情網絡專題展、中西醫結合抗擊疫情紀實展等展覽活動,引導公眾科學認識疫情、掌握防疫知識,科技館體系迅速成為抗疫應急科普的中堅力量;
重慶科技館以學校科普需求為出發點,為學校量身定制“菜單式”特色課程體系,研發打造了150余門館校結合課程,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和思維;
福建探索科技館總分館制,引導各行各業參與科技館體系建設,遴選認定中醫藥分館、核電科技分館等19家科技館分館,推動具有專業特色的資源科普化并向公眾開放……
中國科技館館長殷皓說,10年來,現代科技館體系建設呈現自上而下全面推進、各級科技館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逐步形成融合發展格局,體系的中國特色愈發鮮明。
培育崇尚科學的創新生態
2016年,一座農村中學科技館在河南淮陽中學落地,“80后”物理老師劉華東兼任起“館長”。6年來,他把義務工作干成了事業,平均每個月都要帶著科普器材走訪2所偏遠的鄉村學校,“孩子們對科學渴望的眼神,始終激勵著我不斷努力。科學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萌發,越早越好!”
退休后投身科普工作20余年的“科普院士”沙國河、為山里娃打開科學大門的物理教師黃才發……體系建設10年間,涌現出一批躬耕不悔的科普人物,他們用專業和愛心傳遞科學精神,澆灌希望的嫩芽。
樹高千尺,其根必深。只有成長出更多科普人才,才能培養出更多創新后備英才。10年來,各地整合資源力量壯大人才隊伍,全國科技館志愿者注冊數量達12萬人;北京、天津、廣西等地開展科學傳播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工作,拓展科普人才職業發展通道……
人才培養同樣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啟動建設、中國科學家精神宣講團深入學校企業……體系各類科普實踐通過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助力形成熱愛科學、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和生態,激發青少年的科學興趣和創新意識。
新起點開啟新征程。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張玉卓說,現代科技館體系將牢牢把握發展正確方向,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為實現科普服務公平普惠、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記者溫競華)
新華社北京6月16日電
(責任編輯:支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