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為何有助緩解焦慮 神經元睡時樹突很清醒
參考消息網5月17日報道 據美國《科學日報》網站5月13日報道,瑞士伯爾尼大學神經學系和伯爾尼大學附屬醫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大腦是如何在睡夢中對情緒進行鑒別分類、強化存儲積極情緒并削弱消極情緒的。
快速眼動睡眠(REM)是一種睡眠狀態,大多數有著強烈情緒內容的夢是在這種狀態下出現的。前額葉皮質在清醒狀態下會對許多情緒進行融合,但在快速眼動睡眠狀態下卻近乎悖論地進入休眠狀態。
伯爾尼大學的安托萬·阿達曼蒂迪斯教授說:“我們的目標是了解這一令人驚訝現象的基本機制和功能。”
處理情緒,特別是區分危險和安全,對生物生存來說至關重要。對于人類而言,過度負面情緒(如恐懼反應和焦慮狀態)直接導致了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等病理狀態。歐洲約有15%的人口受到持續焦慮和嚴重精神疾病的影響。由阿達曼蒂迪斯領導的研究小組正在研究,大腦如何在快速眼動睡眠中增強積極情緒并削弱消極或創傷性情緒。該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周刊上。
研究人員讓實驗鼠熟悉和認識到與安全有關的聽覺刺激以及與危險有關的聽覺刺激,隨后在醒睡周期中記錄小鼠大腦中神經元的活動。通過這種方式,研究人員能夠繪制出細胞的不同區域,并確定情感記憶在快速眼動睡眠過程中是如何被處理的。
研究結果顯示,在神經元胞體的樹突被激活時,神經元胞體會保持沉默。阿達曼蒂迪斯解釋說:“這意味著兩個細胞區室的解耦,換句話說,就是神經元胞體在呼呼大睡,而樹突卻異常清醒。”
這種解耦很重要,因為樹突的極度活躍使得人體能夠對危險和安全這兩種情緒進行編碼,而神經元胞體的抑制會完全阻斷快速眼動睡眠中的腦回路輸出。也就是說,大腦趨向于通過樹突來區分安全和危險,卻阻斷人們對情緒的過度反應,特別是對危險的過度反應。
研究人員稱,這兩種機制的共存有利于機體的穩定和生存。
研究報告第一作者、伯爾尼大學生物醫學研究系的馬蒂亞·艾梅說:“這種雙向機制至關重要,它可以優化人們對危險和安全信號的區分鑒別。”如果這種區分能力缺失,人就會產生過度恐懼反應,導致焦慮癥。
(責任編輯:歐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