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專車” 使命必達
5月10日凌晨,搭載天舟四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空間站在軌建造以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抓總研制的長征七號火箭第三次將天舟貨運飛船送入太空。
兵馬未動 糧草先行
要把載有大批物資的貨運飛船按時送入太空,就必須有運力足、“力氣”大、可靠性高的運載火箭。
長七火箭是個“鋼筋鐵骨”的大個子,體重幾百噸,這個大家伙體重的90%甚至更多都是燃料。火箭的總體重為500余噸,箭體外殼、電纜、儀器等重量加在一起只有50余噸,其余都是液氧煤油推進劑的重量。
火箭是衛星等載荷通往太空的“專車”,對于這輛“專車”來說,車本身的自重越小越好,能提供動力的燃料越多越好。因為這樣,就可以把盡可能多的“運量”留給“乘客”。
火箭院總體部火箭設計專家徐利杰說:“燃料在火箭整個體重中比重越大,火箭的結構效率越高,說明設計越合理。”他說,在設計中,他們把火箭的外殼、電纜、儀器等重量稱為“死重”,要把這些部件盡可能設計得簡潔、功能強大,以減輕重量。
論“力氣”,長七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13.5噸,比采用傳統燃料的運載火箭多出一半以上。其中,芯一級和助推器上的6臺液氧煤油發動機可提供超過700噸的起飛推力。
而且,長七火箭的設計可靠性達到0.98,國內領先。它不僅能在8級大風中轉場,還能在中雨里發射,不管“風吹雨打”,都能送載荷精準入軌。送貨運飛船的火箭“靠譜”,既能保證航天員不會因“餓肚子”而提前返回,又能保證空間站不會因缺燃料而偏離軌道。
全天候“想打就打”
長征七號火箭具備全天候發射能力,形象地說就是“想打就打”。
火箭院總體部火箭設計專家朱平平介紹,以“長五”“長七”為代表的新一代運載火箭,加注的推進劑分別是液氫、液氧和液氧、煤油,都是低溫燃料,其中液氫的溫度達-253℃,液氧的溫度達-183℃。液氫液氧燃燒后產生的是水,無毒無污染,且大大提高了火箭的運載能力。但目前加注后停放最長時間為24小時。
為何低溫燃料加注后僅能停放24小時呢?長七火箭動力系統總指揮鄧新宇告訴記者,低溫燃料不僅溫度極低,且易燃易爆易蒸發,停放中的火箭就像“炸彈”。
低溫燃料加注后,試驗現場的發射塔就像是個“大冷庫”,貯箱隔板外全是厚厚的霜,試驗隊員每次去檢查,都凍得瑟瑟發抖,頭發和眉毛上都會結一層厚厚的霜。
據了解,長征七號火箭在研制之初,就把燃料加注后停放24小時作為一項設計標準納入了型號研制過程,也因此具備了“想打就打”的發射能力。
搭建“天地運輸走廊”
長征七號火箭是為了滿足中國空間站工程發射貨運飛船而研制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貨運飛船作為向空間站及空間科學實驗室運送貨物和推進劑等物資的使者,被親切地稱為太空中的“專屬列車”。
2021年,長征七號火箭分別將天舟二號、天舟三號貨運飛船送入太空,圓滿完成了空間站建造階段的補給任務。此次搭載天舟四號再入太空,是今年載人航天工程的首次發射任務,也是空間站全面建成的首飛任務,意義重大。
長七火箭作為新一代運載火箭的中型火箭,不僅可以滿足為我國載人空間站搭建“天地運輸走廊”的任務需求,未來它還將承擔中國航天多種類型的發射任務。長征七號是我國未來航天發射任務的“主力軍”,未來將成為在役主力火箭的“接班人”,肩負著長征火箭技術進步和更新換代的歷史重任。
(記者 張蕾 崔興毅 通訊員 董佳瑩)
(責任編輯:支艷蓉)